《外强中干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外强中干》的故事

晋惠公,名夷吾,晋献公之子,周襄王三年(前650年)即位。晋献公死后,儿子姬奚齐继位。不久,卿大夫里克便杀死幼主奚齐。

这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客居秦国的晋公子夷吾耳中,他觉得这是自己回国做大王的大好时机。

夷吾第二天便求见秦穆公,对穆公说:“现在晋国没有国君,我应该义不容辞地回去安定晋国。请求大王借我战车千乘,甲士三千,将来我会重重答谢大王。”

秦穆公问道:“我想知道将来公子如何答谢我?”

夷吾说:“大王,我若当了晋国国君,送给大王五座城池,您看如何?”

秦穆公说:“好,我们一言为定,希望你信守诺言。”

由于有了秦穆公的相助,夷吾回国后果然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晋国国君,并杀死卿大夫里克及其党羽。可坐稳王位后他又觉得白白送给秦穆公五座城池心里不好受,便有意将事情拖了下来。

秦穆公之前虽那样说,但并没有真正打算白要晋国的那五座城池,也无人向秦穆公提及此事,于是这事渐渐地也就被人淡忘。

到了第二年,秦国发生了大旱灾。秦穆公为解燃眉之急,派人到晋国去借粮。

这时已经成了晋惠公的夷吾,不但一口拒绝了秦国的请求,而且还向秦国使臣说了许多对秦国不好的话。

秦国的使臣带了一肚子怨气空手而回,把在晋国的遭遇向秦穆公报告后,秦穆公感到无比气愤。这时,秦国的大臣对秦穆公说:“大王,晋惠公也太不像个君王了,当年如果不是我们借兵给他,他也当不了国君,而且他当年答应我们的五座城池也没有给我们,大王应该马上兴兵教训教训这个小人。”

秦穆公听了大臣的话,也觉得这口恶气实在难以咽下,于是亲自率领大军,浩浩荡荡直扑晋国。秦军上下含怒而来,作战格外英勇,大军一出师,便势如破竹,不到几日就已兵临晋国京城韩城之下。

自不量力的晋惠公羞辱走秦国使臣后,心中也忐忑不安。

这一天,有人来报:“秦穆公亲率大军讨伐晋国,现已兵临城下。”

晋惠公更是惊慌失措,于是慌忙地点起兵马,准备与秦军大战。战前,晋惠公让人换上郑国送来的战马驾车。
大臣郑庆知道郑国的这些战马是只能看不能用,便劝说道:“过去打仗都用我们自己的马来驾车。本国的马熟悉道路,适应环境,驾驭起来 得心应手,进退指挥自如,打起仗来才能自如,用郑国的马驾车,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。他们的马表面强壮,胆子却小,一旦临阵,它们就会惊恐不安,失去常态,不但不听指挥,而且还狂奔乱叫。到时候,您要前进,它偏后退;你要后退,它却冲锋;您会后悔的(外强中干,进退不可,周旋不能,君必悔之)。”

晋惠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,坚持换上了郑国送来的马驾驶战车。大战开始后,晋惠公的马被吓得咴咴乱叫,拖着战车到处乱撞,以至于将战车拖入了泥淖之中,进退不得。晋惠公大声呼救,还没等晋军赶到,他就早已成了秦穆公的俘虏。

《外强中干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外强中干》的道理启示

晋惠公夷吾背信弃义,以怨报德,引来战争是罪有应得。在面临强敌的时候,他被郑国马的外表所迷惑,又不听大臣庆郑的劝阻,固执已见,终深陷泥淖,成为秦国的俘虏,实属自取其辱。像晋惠公这样不仁不义、不辨是非的人,下场通常都会很惨。

一般来说,外强中干的人骨子里没什么本事,但外表给人一种强大的假象,一旦要他拿出真学问、真本事来,马上就会露馅。因此,人们做事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,不能只图外表光鲜,内在的踏实才最重要。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3月10日15:35:0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gushi.com/post/1961.html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成语故事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 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打,有一年,魏国攻打中山国,魏文候要向赵国借路。赵国国王赵候(即赵籍)想拒绝魏文侯借路的要求,大臣赵得知道了,便赶忙劝说:魏国攻打中山国,如果不能胜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