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如坐针毡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如坐针毡》的故事

晋朝时,有一个叫杜锡的人,他是杜预的儿子,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,年轻时就以学识渊博著称。先被长沙王请去做文学侍徒,经过几次升迁,最后被调去做太子舍人(官名,掌管宫中一切事务的官),为愍怀太子服务。

愍怀太子是个不肯长进的人,行为乖张,做事不合情理。杜锡对太子这种作风很不同意,便常常向太子劝告,希望他能改进。

杜锡的言辞非常忠实恳切,但愍怀太子却觉得他多事,很不高兴,便派人悄悄地在杜锡平日坐的毯(毛织成的毯,可用来做地毯或坐褥)中插了许多针,杜锡不知此事,坐下时被刺得流出血来。

过了几天,愍怀太子问杜锡说:“前几天你做些什么呢?”

杜锡说:“我喝醉了酒,什么事都不知道。”

太子一定要问到底,还说:“你喜欢责备人,为什么自己也做错事呢?”

杜锡被问得狼狈不堪,哭笑不得。后人便将这个故事引申为“如坐针毡”一句成语,用来形容穷苦到了极点,处处受人压迫,时时被人播弄,弄得坐卧不宁、啼笑皆非的这种情况。也形容坐卧不安的样子。

《如坐针毡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如坐针毡》的道理启示

杜锡能坐在针垫上面奉然自若,因为他深知君臣之间的关系,君让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忠君是他的本分和原则,相比之下,太子司马通就有点小肚鸡肠了。

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”,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,但是要真的做到“从善如流”还是很难的,因为人们都爱听恭维或赞美的话,不喜欢批评意见。现实生活中,人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。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2月22日19:30:0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gushi.com/post/1711.html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成语故事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 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打,有一年,魏国攻打中山国,魏文候要向赵国借路。赵国国王赵候(即赵籍)想拒绝魏文侯借路的要求,大臣赵得知道了,便赶忙劝说:魏国攻打中山国,如果不能胜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