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趾高气扬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趾高气扬》的故事

趾高气扬典出《左传•桓公十三年》:楚屈瑕伐罗,斗伯比送之,还,谓其御曰:“莫敖必败,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

春秋时期,楚国的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进攻罗国。楚国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。回来的路上他对驾车的人说:“你瞧屈瑕走路把脚抬得髙高的,有多神气。他太骄傲了,不把敌人放在心上,这次打仗他一定要失败!”

回来之后,斗伯比马上去见楚武王。他对武王说:“请您派援军快去帮助屈瑕吧!”

武王说:“那怎么可以呢?我们已经没有军队可派了!”

武王没有听取斗伯比的意见,回到宫中对他的夫人邓曼说:“你看斗伯比这人多怪, 他明知我已无兵可派,却让我派兵去支援屈瑕!”

邓曼想了一会儿,对楚武王说:“我看斗伯比的意思并不在于派援军,而是说屈瑕自以为是,不听人言,贪恃以前的战功,以为这次攻打罗国必然获胜,因而轻敌。你应该教训、告诫屈瑕。”

“哦,原来是这样!”楚武王明白了斗伯比的用意,赶快派人去追回屈瑕,可是已经来不及了。屈瑕将军队带到鄢水岸边,由于他毫无防备,又没有认真组织兵士渡河,结果在楚军过河的时候,遭到罗国军队的左右夹击,大败而逃。

屈瑕一个人跑到山谷里上吊自杀了,其他的将领逃回楚国,向楚武王请罪。

楚武王沉痛地说:“这是我的过错,我没有多听听大家的意见,就派了屈瑕为将,才有今天的失败!”

后来人们就用“趾高气扬”形容骄傲自大、得意忘形的样子。

《趾高气扬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趾高气扬》的道理启示

曾国藩曾这样感悟人生,认为骄傲自大是自己最大的敌人,人生许多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傲引起的,于是自己下决心痛改。自己一贯以嘲笑别人的口气与他人说话,结果不是显示自己有多么的高贵和具有多么高的水平,而是充分暴露了自己有多么的无知。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4月12日09:23:1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gushi.com/post/2490.html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成语故事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 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打,有一年,魏国攻打中山国,魏文候要向赵国借路。赵国国王赵候(即赵籍)想拒绝魏文侯借路的要求,大臣赵得知道了,便赶忙劝说:魏国攻打中山国,如果不能胜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