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出于蓝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青出于蓝》的故事

孔璠是南北朝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。他收了很多弟子,其中一个弟子叫李谧,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。孔璠非常喜欢他,将自已的学问全部都教授给他。李谧也非常用功,几年后,他的知识和学问就超过了老师。但李谧非常谦虚,在老师面前从不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。

孔璠有个习惯,就是遇到了疑难问题喜欢跟学生探讨,并且还能向学生虚心请教。

有一次,孔璠遇到了难题,就询问李谧。李谧觉得孔璠是老师,自己虽然知道答案,但也不能表现得比老师高明。于是,他在解答问题时吞吞吐吐,欲说还休,表现得极不自然。

事后,孔璠留下了他,并认真地跟他交流。孔璠说:“我向你请教问题,你不要因为担心我的面子问题而明知道答案却不回答。孔子就说过,‘在三个人当中就会有人是我的老师’。凡在某一方面比我知道得多的人就可以做我的老师,何况你还是很有才能的呢!”

孔璠虚心向学生求教的事情传出去后,受到了当时士林中人的褒扬。有人为此编了一首短歌,颂扬孔璠不耻下问的精神,也赞扬李谧尊师重道的精神:“青成蓝,蓝谢青:师何常,在明经。”

《青出于蓝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青出于蓝》的道理启示

谁来当老师并不总是固定的,只要能通晓学问的人,都可以做别人的老师,也告诉人只要不懈努力地学习、进步,学生也可以比老师有更高的成就,不能把老师的学识、才能比学生好当作不变的道理,更不能认为学生的学识不能超过老师。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2月17日09:59:4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gushi.com/post/1638.html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成语故事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 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打,有一年,魏国攻打中山国,魏文候要向赵国借路。赵国国王赵候(即赵籍)想拒绝魏文侯借路的要求,大臣赵得知道了,便赶忙劝说:魏国攻打中山国,如果不能胜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