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拒谏饰非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拒谏饰非》的故事

战国末期,赵国人荀况(荀子),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、教育家。他先后游学于齐、秦、赵、楚等国,他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。继赴楚国,由春申君用为兰陵(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)令,著书以终老于其地。

荀子对春秋战国以来各派的学术思想进行批判和总结,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。著有《荀子》一书,现存三十二篇,其中《大略》、《宥坐》等最后六篇,或系门人弟子所记。

《苟子》一书,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,其中阐述自然观的,主要有《天论》;阐述认识论的,有《解蔽》;阐述逻辑思想的,有《正名》;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,有《性恶》、《礼论》、《王霸》、《王制》等篇。

《成相》篇,是荀况以民间文学形式宣传为君、治国之道的。在《成相》篇中,荀子说:“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”意思是:拒绝别人的直言规劝,掩饰错误,苟且地迎合上级的意图,国家必然招致祸患。后来,“拒谏饰非”被引申为成语。

《拒谏饰非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拒谏饰非》的道理启示

《拒谏饰非》意思是拒绝别人的规劝,掩饰自己的错误。人都会犯错,但是有错我们要改之,否者小错误会发展成大错误的。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月13日11:57:0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gushi.com/post/1275.html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成语故事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和道理启示

《坐享其成》的故事 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打,有一年,魏国攻打中山国,魏文候要向赵国借路。赵国国王赵候(即赵籍)想拒绝魏文侯借路的要求,大臣赵得知道了,便赶忙劝说:魏国攻打中山国,如果不能胜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